我国印刷行业发展源远流长,在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使用简易印刷设备进行印刷。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印刷设备发展的一个巅峰,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其他国家。但明朝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印刷的开始,也变成我国印刷发展滑落的开始。明清后,经过外国列强的洗劫,我国印刷制造业发展开始止步不前,完全失去了自主生产印刷设备的能力,只能靠购买国外印刷机,才可以印刷。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才成立了印刷机械制造厂,然而我国制造的印刷设备功能少、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较低,且稳定性、可靠性差,不能满足主流印刷品的印刷需要。相较于国外的印刷设备,我国印刷设备还处于发展期。
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印刷业难以独善其身,作为中国印刷业领头羊的珠三角地区首当其冲,出口大幅下降20%~30%,订单锐减、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我国印刷业面临新世纪以来最大的困境。
经过中央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扶植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推出,和印刷业广大职工努力搏击,印刷业逐步摆脱了低迷徘徊的局面,从今年第三季度起整体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这一方面显示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印刷业已经打下了稳固的产业基础,经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我国的印刷制造业起步晚,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靠模仿为主,这种方法地促进了我国印刷机行业的发展。而这种方法只能“仿其形,而不能得其髓”,这就出现了早期的仿制基本上不做任何机械系统分析,而是采用试验的方法,当一个部件在物理样机试验时出现了问题,根据问题修改部件后再进行物理样机试验,直到每个部件通过物理样机的试验为止。可想而知这种方法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和可靠性差。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印刷业总产值增长了100倍,每年以两位数增长。长期高速增长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盲目发展、落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市场恶性竞争加剧、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碍技术进步等,使印刷业结构长期处于散、小、差、乱状态而难以得到根治,这些问题在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集中爆发了出来。
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印刷业确立为文化产业重点发展的一项,对印刷业有了更明确的战略定位。回顾历史,1979年以前,印刷强调为出版服务、为政治服务;之后,中央强调印刷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适应;这次中央明确把印刷列为文化产业中重点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支持,必然会成为印刷业今后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历这次危机,中国印刷业增长速度开始“降温”,到去年10月,全国印刷业增长8.1%,比GDP增长的7.7%略高一些,比全国工业增长的9.4%略低一点,总体上呈现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趋势,要努力建设和谐、先进的中国印刷产业体系任重道远,仍需我们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