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的不断收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建筑图文和商务文件的业务拓展日趋艰难,越来越多的数字印刷企业试图谋求主营业务的多元化转型,B-C作为新兴业务领域开始吸引业内人士的目光。相对B-B,B-C潜在客户群数量庞大,市场想象空间可以无限延展,因而迅速成为数字印刷企业追逐的热点业务,除了原本以B-B为主业的企业开始兼营B-C,还涌现出了以“印客”为代表的一批以网络为基础,专注于B-C业务的企业,而龙樱网堪称其中的典型。
成立于2005年底的龙樱网在B-C业务拓展方面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和大量探索,为了降低B-C的前端设计成本,龙樱网为客户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免费模板;为了方便客户的网上交易,龙樱网建立了方便灵活的支付体系和物流系统。但是一番尝试之后,龙樱网很快发现了两个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高昂的客户培育成本和繁复的客户服务工作。100个客户印刷100本个性化台历与1个客户印刷100本台历给企业带来的收入相差无几,然而前者的客户开发和服务成本要远高于后者。深陷其中的龙樱网将其称为“零售的泥沼”,并于2008年决定全面转向“B-B-C”模式的商业个性化数字印刷,然而三年后的今天,龙樱网还是迎来了“停运”的命运。
近年来在国外风生水起的B-C业务在国内为何进展缓慢?部分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及成像集团Indigo及高速喷墨数字印刷事业部中国区业务发展经理李鹏认为,虽然B-C电子商务模式对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来说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但从消费者的消费观、购物方式、支付习惯、个体需求等方面来看还没有达到大面积普及的可能。颜之灵数码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洁认为,依托于网络的数字印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中国网络使用还不普及,网民们使用网络的娱乐性多于功能性。曹国亮则表示,国内B-C数字印刷模式起步比较晚,发展也很慢。这可能涉及客户对网络的专业程度,网速和消费习惯的问题。作为业界资深人士,他直言尚未听说在B-C领域赚到钱的企业,但这并未影响他对B-C的信心,他表示,未来B-C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它的成本和便利程度都比照相馆要合适得多,而且可变性也很大。随着客户对这个领域熟悉程度的加深,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连锁店VS工厂店
在数字印刷发展初期,大部分以建筑图文或商务文件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大都选择“依”客户而居,将店址定位于大客户周边,以实现快速响应和服务。后来随着客户群体的扩大,连锁成为部分数字印刷企业自然而然的选择,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9%的受访数字印刷企业开设了分店。但近年来,随着数字印刷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尤其是传统印刷企业进入数字印刷领域进程的加快,也出现了另外一种模式:工厂店。相对于连锁店,工厂店选址一般会有意回避繁华闹市和商业区,有的甚至位于相对偏僻的工业区。工厂店的优势在于,物业成本优势明显,通过集中生产降低运营成本,劣势则是无法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
连锁店,还是工厂店?两种模式的背后实际上涉及到企业自身的业务定位,选择连锁店模式的一般以商务文件等快印业务为主,选择工厂店模式的大多以工业化数字印刷为目标市场。两种模式无所谓优劣,目前均有成功案例。
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美集团于2003年引进第一台数字印刷机,进军数字印刷市场,以北京为起点,目前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开设多家连锁店。曹国亮介绍说,目前时美的连锁店全部采取直营模式,因为这样更加有利于时美对品牌的维护和对生产技能的掌控。未来时美还会继续坚持直营连锁的发展模式,初期计划开店规模在50家左右。时美集团的连锁之路主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曹国亮表示,目前时美的客户群大部分集中在北京、浙江、上海、广州等地,如果以后天津、承德等地方的客户有需求,时机成熟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开分店。
与时美集团坚持连锁店模式不同,在数字印刷领域同样广受关注的上海盛隆印务有限公司从“连锁店”模式起步,最终却走向了“工厂店”。2006年,身为传统印刷企业的上海盛隆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开设了第一家数字印刷快印门店,第二年连续开设了两家连锁店。但一年运营之后,1家赢利、1家持平、1家亏损。经过一番思考,主要决策者认为连锁门店模式并不适合盛隆印务,遂决定将数字印刷设备集中到工厂与传统印刷实行集中生产。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近距离互动让盛隆印务能够更好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取得了不错的经营效果,而这也成为了盛隆印务的一大特色。
在连锁店与工厂店之外,部分数字印刷企业,如时美集团还推出了一种独特的驻地服务模式。即数字印刷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人员进驻客户企业,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模式深入客户内部,实现了与客户的无缝对接,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数字印刷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作为新兴市场,数字印刷领域向来都不缺乏理想、激情和勇气,一大批思维活跃、意识超前的业内人士在该领域大胆尝试、砥砺前行,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快速发展。虽然过程中可能有误判、有失败,但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数字印刷市场的有益推动。相信在业内人士的共同求索之下,适合中国市场的数字印刷商业模式定当日趋清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