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行业要闻 >> 我国对印刷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大有提高

我国对印刷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大有提高

2011-11-17  来源:中国包装网  浏览:3603  0人参与评论
摘要: 近日和一位在印刷厂上班的朋友聊天,朋友一直在抱怨,公司刚走了两个老师傅,新员工又顶不起来事,加上现在的客户太难“伺候”了,一个样张改了十几次都不满意,照这样下去,公司很快就要“拉到”了。在印刷行业,这可能算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也映射出印刷行业的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支撑国内大多数印刷厂的不是资金,也不是管理,而是从业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对所从事的印刷流程非常熟悉,对色彩的把握精准度让人吃惊,对印刷设备的控制能力也不容小觑,但是你要是问他们点理论知识,他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印刷企业中潜在的规则。
  近日和一位在印刷厂上班的朋友聊天,朋友一直在抱怨,公司刚走了两个老师傅,新员工又顶不起来事,加上现在的客户太难“伺候”了,一个样张改了十几次都不满意,照这样下去,公司很快就要“拉到”了。在印刷行业,这可能算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也映射出印刷行业的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支撑国内大多数印刷厂的不是资金,也不是管理,而是从业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对所从事的印刷流程非常熟悉,对色彩的把握精准度让人吃惊,对印刷设备的控制能力也不容小觑,但是你要是问他们点理论知识,他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印刷企业中潜在的规则。

  其实,在我国,印刷工人在整个印刷流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拿印刷长来说,长期从事印刷工作,对于一个印刷出的成品和样品之间的色彩差别,他们只需要用肉眼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出到底是青多了还是品少了,这都是依靠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完成的。所以培养一个好的印刷长最少也得三年。但是如果是在德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平时,他们只需要按照一个标准去操作,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技术。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印刷行业来说,国内外的标准化程度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这就好比是开车,如果给车安装了导航犬,你只需要根据提示语言,一百米后左拐或是右拐,根本不需要费力去找路。

  《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像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而是他主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秦始皇的伟大成就也不在于修筑了万里长城,而是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一样,源远流长的标准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认识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对印刷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大有提高。在不久前举办的2011中国印刷标准化年会上,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安向媒体透露,5年来,企业赞助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事务的经费达人民币数百万元。李安介绍,几年来印刷标委会为企业搭建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平台,激发企业直接参与国家与行业标准制修订的积极性,加快了新标准的立项与制定进度,完成了一批亟待修订的陈旧标准,缩短了标准的制定周期,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据统计,5年来共有445个次企业参与各类标准的制修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印刷流程中,实现色彩输入输出的设备很多,包括各种扫描仪、数字照相机、PhotoCD等,这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输出设备间有一个色彩匹配的问题,如果单纯的依靠经验来操作,中间肯定会出现误差,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差。

  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有专家认为,按照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正式生产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实际上,印刷行业不仅有国家标准,而且也有行业标准。但是,标准还不够全面,不能全面覆盖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印刷包装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包装企业根据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切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以某纸箱企业为例,他们针对纸箱包装的质量要求,并兼顾了生产成本,制定了适合企业经营特点的一些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将某些指标值稍微定高一点,以提高纸箱成品的抗压强度。如国家标准中某箱板纸的横向环压指数是≥6.0N·m/g,企业标准就把它定为≥6.5N·m/g;国家标准中的定量标准是±9g的,企业标准就定为±5g;国家标准规定采用抽检方式的,企业标准定为每件必检。在质量控制方面,人力、物力上舍得投入,觉得还是合算的。通过对标准化的实施,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一点,可使产品的源头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纸箱产品的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这也是标准化作用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印刷行业中,我们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摒弃“经验”,坚持“量化”,推行标准化管理,使每一项工作、指标、制度、方案、细则,都能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从而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最终建立品牌,也使印刷“潜规则”变成“真规则”。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对本网的原创文章,转载而不注明出处者,将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
收藏】 【打印】 【关闭

跟贴区0人参与(点击查看)

发帖区0人参与(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迪培思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