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以广告牌吸引游客的景点并不多,但在纽约的时报广场,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和广告牌合影成为当地的一景,这里因此被称为“广告业的圣地”。随着这一盛名越来越响亮,不论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广告,还是各种中国制造产品以及多个旅游城市的广告,甚至某些开发区的广告频繁现身此地。在这个被称作“世界十字路口”的黄金地段,几乎每块广告都会被赋予更深的含义。大牌企业的广告屹立在这里,就意味着它不衰的地位;哪个国家的广告牌多些,似乎也能印证它的国家分量,而中国广告在这里出现,更因为中国的国家地位而被众人深究细看。不过,在这个世界商业味道最浓的地方,中国的各类广告能不能以更商业也更高明的方式打动人,能不能瞄准需要的宣传对象,中国似乎还有很多学费要交。
时报广场春节大打中国广告
时报广场位于纽约百老汇和第七大道的十字路口,从西42街一直延伸到西47街,构成了曼哈顿的中心。1904年,这片广场因《纽约时报》总部迁于此而更名为“时报广场”。也有人说,时报广场是因为当时附近有众多以时报为名的报纸而得名。不管怎么说,在《纽约时报》总部迁到这里3个星期后,第46街与百老汇交界的一幢楼房外墙上就出现了广场的第一面广告牌。此后,时报广场不仅成为聚集剧院、音乐厅和特色餐饮酒店的文化集中地,更成为纽约“水晶球降落跨年盛典”等重要时刻的现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特劳布在《魔鬼游乐园———时报广场乐世纪》一书中写道:“时报广场成了纽约和美国最大集市,一个人们聚集、等待和庆祝大事的地方,无论是棒球大赛还是总统选举。”
作为纽约市中心和各国游客必到的旅游景点,时报广场每天有约150万行人和6万辆汽车经过,通过电视或图片看到时报广场的人群更是不计其数,众多国际性金融、娱乐公司和媒体也来此设立总部,因此跻身时报广场也成为各国企业打开国际宣传市场的金钥匙。在时报广场内及其边缘地区,大大小小的户外广告牌数以千计,创造了27.4万个就业机会。纽约市法规还规定,时报广场新建建筑外墙必须安装明亮的广告屏,以保持时报广场的形象。据称,时报广场周边高楼的外墙广告给业主带来的收益甚至超过楼内的办公室租金。
在时报广场,最有名的广告屏有两块:广场2号楼外墙可口可乐大广告牌是其中之一。据说从2号楼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打着这一广告,最初可口可乐广告有6层楼高,升腾着气泡,这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让可口可乐长期占据世界饮料业的龙头位置。如今2号楼外墙分成好几块,除了可口可乐等广告外,还有一块中国广告屏。广场的另一块地标广告是4号楼纳斯达克电子广告屏。这块屏高约36.6米,花费3200万美元制作,租金至少每年200万美元。在今年春节期间,该屏滚动播出有中国五星红旗和龙的贺岁广告。
实际上,春节期间,时报广场周围的广告牌(屏)上中国元素异常丰富。有中国制造的各种产品广告,也有长城、兵马俑、上海外滩、丝绸之路、大熊猫等“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宣传片。日前一则有“北京亦庄”中文字样的户外广告也吸引了一些来此旅游的中国人的注意,这个广告上还注有“国际高端产业新区”几个字。记者日前来到时报广场,看到多数外国人对这幅广告并没有太注意,只是一些北京来的游客感到有些惊奇。在国内的网站上,亦庄广告亮相时报广场引起网民的争论,有人惊呼“人类已经阻止不了亦庄了!”“有面子!”也有网友不以为然,“有这钱干啥不好啊!”
日本广告史上最多
“想上时报广场的广告牌并不难,只要交钱就可以了,而且依照位置、大小和方式不同,我们有各种价位的丰富的广告产品。”时报广场联盟主席蒂姆·汤普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里很多广告牌都已经长租给一些大的广告或者资产公司,他们有权转租”。时报广场周围的广告牌价位在每年十几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主要看位置的不同。位于广场显眼位置的新华社广告屏价格是每月30万-40万美元,而位于广场44街到45街之间一块广告屏一年的价格才只有75万美元。
在汤普金的印象中,除了美国公司的广告外,日本品牌历史上曾占据时报广场上最多的广告牌。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时报广场1号楼和2号楼的广告牌大多被日本公司占领,如富士、丰田、索尼等,之后陆续有韩国的现代、三星等公司的广告进入。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广告应该在时报广场占有一席之地。”汤普金说,“非常欢迎中国公司到时报广场宣传他们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