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纳米转印材料、纳米版材等技术已经成熟并稳定生产,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机和相应软件在成功推出纳新100报业型、商业型和纳新200票据型设备后也进入了新一代的技术开发。
毕昇的胶泥制字,让印刷业进入活字时代;王选院士的汉字激光照排,让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如今,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已经将印刷技术悄然带入一场新的绿色变革中,实现了印刷制版技术从感光到非感光的跨跃。
产业化进程,抢占时代新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实验室技术发展成为可行的工业应用技术,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技术不等于商品,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科技才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这预示着中科纳新诞生的必然性。
一项新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这其中需要两个跨越:从技术到产品——实验室技术能否经得起规模生产的考验,包括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成本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从产品到商品——涉及市场策略、商业模式等众多挑战。“这是两个鸿沟”,很多好的技术没有得到产业化应用,就在于没有成功跨越这两个鸿沟。
回顾中科纳新的发展历程,只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而它迈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脚步却越来越有力。
背靠中科院、联想控股、TCL这些“大腕”,中科纳新印刷技术公司一开始便有了2400万元的启动资金,因而在创立的第一年时间里,公司便开始了大踏步的产业化征途。在中科院化学所的大力支持下,半年内就建起了包括转印材料车间、超亲水版材车间、制版及印刷车间在内的系统示范线,着重解决技术的稳定批量生产问题,为项目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意味着这种新的印刷制版技术已经处于产业化的前夜了。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美好的愿景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完成。“由于新技术本身的完善和市场的接受都需要过程,我们将首先以示范应用的方式征求用户的意见,改进后再以产品推广的方式进入市场。”
2010年,成立不到一年的中科纳新携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先后亮相于第41届上海世界博览会、第十八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纸业展览会、苏州国际纳米技术成果与产品展,受到了包括印刷业专家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功地将这一技术带入更广阔的视野中去。显着的绿色优势使其迅速脱颖而出,很快成为印刷业关注的焦点。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印刷可大致分为书刊、报纸、包装三大门类,且每个市场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别针对不同领域进行产品开发。
2011年4月,中科纳新在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成功推出了分别针对商业和报业两个领域的纳新100制版机,并推出纳新版材NP-133、NP-200及纳米墨水NC-100。经过近一年的市场检验,现在的纳新100系列产品已趋于成熟和稳定,得到客户良好的使用反馈。
2011年11月,纳新200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机作为纳新系列的第二代产品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不仅继承了纳新系列一贯秉承的“精工制造、低碳环保、以人为本、绿色高效”的优良品质,而且针对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的特点,设计了全新的驱动电路和图形处理软件,并采用平板结构的高精度打印驱动系统,保证了1160mm×940mm制版幅面下高达2880dpi的制版精度以及20张/小时的制版速度;同时纳新200采用了水平进版的工作模式,大幅提高了制版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保证高制版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纳新200配套的自动进版装置更体现了纳新系列产品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制版效率。
由于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不是现有技术的局部替代,而是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必须解决技术集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诸多工程化环节,并建立系统完整的质量标准,才能形成可复制的产业化推广技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推进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中,中科纳新与印刷产业上下游优势企业合作,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优异的产品性能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
事实上,中科纳新的“野心”不止于此,印刷行业只是企业整个布局突破的开始。目前,纳米材料在绿色油墨、绿色铝板基生产等领域的延伸应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们要以核心的纳米材料技术作为支撑,力求通过印刷的方式,解决多个重要行业生产环节中的污染问题。”宋延林将绿色印刷的外延不断扩大,大胆设想做“大印刷”的产业化之路。“技术是可以复制的,产业也可以复制”。下一步,纳新系产业将突破纸张印刷的范畴,把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延伸到电子、建材、印染等行业,通过纳米材料的创新和应用,解决上述行业的环境污染和高能耗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为一个“纳米材料绿色印刷产业技术集群”。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国家和社会需求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第一驱动力。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必须突破国际产业巨头的技术框架体系和发展路径,摆脱以往不断“跟踪—模仿—引进—落后”,被国外技术牵着鼻子走的发展方式。
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要不断地创造新技术,发展新工艺,并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保持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目前,中科纳新正在向“科技产业报国”的愿景不断努力。2012年9月,中科纳新总部产业基地将正式入驻北京雁栖高新技术开发区。基地包括纳米转印材料生产线、板材生产线和制版设备生产线及北京市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应研发实验室,这将大大加速纳米材料绿色印刷技术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