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对印前、印刷、印后及相关过程中的图文信息和生产控制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和技术。印前处理是印刷复制的一个重要工作流程,随着印刷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印前处理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并完善。
随着印前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高精度图文数字化采集、图文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直接制(CTP)、拼大版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数字印前图文处理开始向更高、更深层次领域迈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字印前技术也相应得到发展。下面就数字化印前处理流程的制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印前数字化图文信息的采集
印前图文数字化的采集一般包括原稿的采集与图形图像的制作、文字的录入、艺术创意设计等工作。该过程将为后续的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工作提供最原始的数字信息,其输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复制质量。
1.原稿的数字化采集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原稿的数字化输入、数字原稿已成为趋势,依据图文信息的类型及原理特征,应用不同的输入设备,将原稿图文信息输入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及数字化仪、扫描仪、语音输入装置、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
2.原稿的输入
不同类型的原稿有不同的输入方式。文字原稿一般在文字编辑软件中进行。图形原稿采用在电脑中绘制的方法输入。图像原稿的输入可采用扫描仪输入和数码相机输入,也可以购买图片库或者设计素材。
不论何种原稿,都将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综上所述,数字化原稿的形成如下所示。
数字原稿的形成
二、印前图文信息的处理要点
印前图文处理系统主要是对各种原稿的图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输出图文质量和版式都符合复制要求的图文合一的晒版底片或印版。因此,印前图文处理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文字、图形、图像,三者并称为图文信息,是构成印刷版面、出版物页面等的基本信息元素。
1.文字的处理与控制。
文字处理要根据要求对文字进行编辑处理,确定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设计版式要求等,然后按照印刷要求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①文字字体的选择。
字体,是指字的各种不同的形状,也有人说是笔画姿态。常见基本汉字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除这四种基本字体外,字处理软件还提供许多种印刷字体可以供人们选用,如书宋体、报宋体、行楷体、隶书体、行草体等。文字的字体是一种规范了的文字书写体式,不同的字体代表了不同的书写风格,因此,在印刷排版中,选用不同的字体对印刷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字体最好采用常用字库(如方正、文鼎),尽量不使用少见字库。如果已经使用,在CorelDraw和Illustrator软件中,可将文字转换为曲线方式,就可避免因输出中心没有该种字库而无法输出的问题。通常标题应为无衬线字体(如黑体)。但大标题也可使用有衬线字体(标宋),会产生强烈的装饰性。正文使用有衬线的字,宋体最宜。通篇使用的字体不应超过4种,通常3种已经足够。如果版面使用了补字文件,必须将补字文件连同版面文件一并拷贝给输出中心。
②文字的字号。
字号是区分文字大小的一种衡量标准。印刷文字有大、小变化,字处理软件中汉字字形大小的计量,目前主要采用印刷业专用的号数制、点数制和级数制。国际上通用的是点制,在国内则是以号制为主,点制为辅。号数制是采用互不成倍数的几种活字为标准的,根据加倍或减半的换算关系而自成系统,可以分为四号字、五号字、六号字系统等。字号的标称数越小,字形越大,如一号字比二号字要大,二号字又要比三号字大等。
点数制又称为磅制(P),是通过计算字的外形的“点”值为衡量标准。根据印刷行业标准的规定,字号的每一个点值的大小约等于0.35mm,误差不得超过0.005mm,如四号字换成点制就是等于14点,也就是4.939mm。级数制实际上是手动照排机实行的一种字形计量制式,以mm为计算单位,称为“级(J或K)”。每一级等于0.25mm,1mm等于4级。照排文字能排出的大小一般由7级到62级,也有从7级到100级的。
在计算机照排系统中,有点制也有号制存在。在印刷排版时,如遇到以号数为标注的字符时,必须将号数的数值换算成级数,才能够掌握字符的正确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