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聚焦 >> 日本导视系统设计的人性化和艺术性感受

日本导视系统设计的人性化和艺术性感受

2017-06-20  来源:互联网  浏览:13563  0人参与评论
摘要: 在日本的大部分城市中,导向设计方面显然是下了功夫的,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显得相当成熟与完善。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不少国家都把城市化作为衡量其现代化程度的一个标尺。日本的城市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快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断然采取了“全盘西化”的国策,在城市方面也开始向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城市体系学习,并构筑了相关的政治、经济体系。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的城市现代化程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日本的大部分城市都显得相当国际化,还出现了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因其国土面积狭小而人口众多,故城市的地铁和高层建筑等都得到很快的发展。
 
  在日本的大部分城市中,导向设计方面显然是下了功夫的,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显得相当成熟与完善。以下,就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简单“感觉”一下日本发达的城市导向设计。
 
  一、视觉上的多样
 
  首先,标识物颜色区分设计。在日本的城市,通过颜色区分扩大到很多方面,比如东京都厅的电梯,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一栋楼的多部电梯被设计成从×楼到×楼的不同楼层,而这些分工后的电梯被设置在大厅地面的不同颜色的线条加以引导,加之主要通道都设有明显的标识牌,来访者可以在大厅很容易地按照地面不同颜色的指示线条直达电梯门口。国内也有这样的电梯分工,但往往只是简单地在电梯门口说明该电梯所到的楼层,如果所到的楼层不是该电梯到达的范围,则需要绕到该楼的其它地方寻找另外的电梯。日本四通八达的地铁线,也使用了这样的颜色区分,在复杂的地铁站内,只需要按照各条路线所特有的颜色指示牌就可以到达该站台。
 
  其次,标识物的形象性、趣味性设计。在国内,各种标识物往往设计得很“正规”,一般都是长方形的外形加上严肃的黑体字,这样的标识牌太多容易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劳,从而失去标识牌的导向作用。在大阪的一条街道上,指示医院的标牌外形往往设计成护士帽;音乐厅的标牌被设计成下面镂空的从高到低的三个观众座位,并加上音乐符号;警察署则用警察的剪影表现,大家自然就明白这里所指示的是什么场所了。有的公共场所考虑到小孩认字不多,往往设计成很有趣味的路标,可以让走失的小孩方便地找到出口或者到警察局寻求帮助。在动物园,除了大门口各种动物场馆的位置分布图外,还设置了具体到某动物馆的路标,比如到鸵鸟馆,很有意思地在地上设计鸵鸟走路留下的脚印痕迹,小朋友可以很有兴趣地沿着它们的脚印走到该动物的场馆,还可以仔细观察鸵鸟的脚印是不是和自己刚才跟着走的脚印一样以及鸵鸟的脚长得什么样子。这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孩子们观察的好习惯,也增加了对动物的认识。
 
  再次,展示方式的多样化设计。在日本的城市中,各种导向标志被设计成很多的展示方式,除了常见的悬挂外,还有镶嵌在地面上等多种形式,为了强调标识效果,被设计成平面、立体等多种形式,而且视觉距离适中,观者可以很舒服地看到它。笔者印象很深的是曾经在长崎县立美术馆内看见的厕所标志牌,它是用不锈钢做成的一个立体的指向房间的箭头,穿裙子或西装的人站在箭头后面,在楼道的很远处就可以看到它,相当醒目,有些指示箭头会随着墙角转过去。导向标志设计得很完美,让人记得住很重要,但是放在什么位置才能起到它应有的功能更重要。而国内的某些公路导向设计的标识牌位置的摆放就很不合理,比如有些限速的标志就被树枝给挡住了,无法起到警示的作用。另外,材料运用的多样化和视觉设置的人性化。除传统的木材、石材、金属等之外,现在的日本都市还采用了一些新型材料作为街头的标识铭牌,如钛合金等材料上喷涂各种不同的色彩,显得相当现代感,由于是电镀上色,长时间不会变色,也不需要上油漆维护。同时,在设置导向标识系统的时候还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视觉舒适度,比如标识高度的设置、字体的大小以及地图的比例等,非常人性化。
 
  二、听觉上的辅助
 
  城市里声音的导向作用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配合视觉的导向设计,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现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公交车都实行“前门上、后门下”的制度,而许多外来的游客并不知道,经常从后门上车。分析原因,就是导向设计过于单一,因为乘客上车时,只注意这是不是他想要乘坐的车,对车门后大大的“前上后下”的提示是视而不见的,当上车后,才听到车内的语音“前上后下”的提示,如果在上车时就有语音提醒,其导向效果肯定会更好些。笔者经常乘坐日本的地铁和电车,快到下一个车站时,广播开始报站并提醒旅客注意拿好行李,最后一句却是“出口在右边”或者是“出口在左边”的提示。这样,盲人在听到语音提示后,可以很从容地走到要开启的门口。
 
  一般说来,在国内的火车与汽车的平交道上,当火车通过道口时,除了禁止通行的横杆放下来外,还有声音的警示,提醒行人和车辆都必须让行。而在日本普通的十字路口,除了红绿灯的颜色警示外,还有音乐提示,可以极大地方便盲人。而且,日本政府经常组织普通人来实验残疾人过斑日本城市公共标识马线的时间,以确定该红灯的等待时间是多少。这些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触觉上的人性
 
  在日本,即便是很小的地方,都安置有自动售票机、自动贩卖机等设施以方便消费者。同时,这些设计都考虑了残障人群的实际需要,比如投币口与取物口都设计在比较低的位置,自动售票机都设计了盲文,方便盲人触摸。在公共交通导向系统中,几乎都设计了盲道。在稍微大点的公共空间,如大型商场、写字楼、娱乐场所或者医院等内部空间,也都设计了盲道,有的盲道一直到楼梯的扶手旁边,这对盲人来说显得很便利。在一些办公楼里,会很清楚地以绿色残疾人轮椅的标志标注在大厅的指示牌上,表明某楼层有专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洗手间,即便盲人无人陪伴,也可以触摸到大楼指示铭牌旁的盲文小铭牌,知道该大楼的哪些楼层有他们能够使用的洗手间。令人感动的是,街道上的盲道,即使是在施工阶段,也不会影响盲人的通行,施工方往往会把挖断的盲道接上一条转了弯的辅助盲道,让盲人在盲道的指引下绕开施工处,这些细微的设计虽然只方便了为数不多的盲人群体,但在他们看来,这个城市并没有抛下他们,他们依然可以在这个城市畅通无阻。更令人感动的是,大阪的一个公交车站有盲文站牌,触摸盲文的面板在
 
  寒冷的冬天居然会自动加热,这无疑会让那些失明的人在冬天里感到无限的温暖。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对本网的原创文章,转载而不注明出处者,将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
收藏】 【打印】 【关闭

跟贴区0人参与(点击查看)

发帖区0人参与(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迪培思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