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三星电子携手万达电影、哈曼(中国)完成对北京万达影城CBD店2号影厅的全面升级改造,正式推出华北地区首家三星Onyx影厅。——据说这是华北地区首家led电影放映厅。对此,正面的意义是三星led电影屏持续推进,反面的意义则是“去年到今年,巨大的华北市场刚刚拿下一个影厅”。
大屏君觉得,以上两种解读代表了不同产业人士的心声,包括led屏和传统放映机厂商的不同观点,也包括“电影院线”市场对新技术的差异性态度。
三星牵头,LED大屏企业乐见其成
2017年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荧幕数量增长到超5万块。其中,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总量和增量都稳居世界电影独立市场第一位。即便不是2017年这样的增量高点,在2012-2016年,六年时间国内荧幕亦增加37658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09%。
即,大屏君注意到过去七年,平均每年6800块荧幕的增长规模,如果按照每块荧幕投入放映设备投资百万计算,这已经是一个70亿的大市场——对于专用显示设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此,led大屏行业亦心知肚明。
然而,势必有人问,如此增速能否持续、市场会不会在饱和之后下降:对此,大屏君觉得,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电影文化还未全面被开发出来,市场空白点还很多,人均荧幕数量显著低于北美和欧洲——如果人均数值达到美国的7成,我们的总荧幕量还要翻番。另一方面,电影荧幕不是“长寿资产”,即便按照纸面寿命10年看,我国每年需要更新的荧幕数量也会在5000-10000块之间。
以上分析,大屏君得到的结论是,电影放映设备市场,每年50-100亿元的规模,总是可以期待的。因此,如果有企业有某种新技术,能够打入电影放映这一市场,这些企业总会非常努力:例如三星的LED电影荧幕、中影光锋的激光放映机等等。其中,LED电影屏,作为一个新的led屏应用细分场景,非常受关注。
从三星来看,其无疑是LED产业的国际领军者、同时却在小间距LED室内屏应用上“落后于国内众多品牌的市场布局”。这使得三星期望通过“高端市场,高端技术”突破市场瓶颈,实现弯道超车。高端技术上主要是指Micro LED与Mini LED;而高端市场中,电影放映屏幕则是三星选定的重要突破点之一。
当然,大屏君亦观察到,三年以来期望在电影放映上使用LED屏的企业并不少,例如国内LED室内屏的领头羊之一利亚德就曾有过相应表示。但是,对于电影放映市场而言,LED屏落地却并不容易:因为,人们对LED屏的传统映像来自于室外广告屏——粗糙的颗粒画面、经常出现的点缺陷、单元模组损害和亮线暗线色线等故障:这种形象与电影放映高大上的画质、稳定性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后者就决定了,只有三星这种有“巨大品牌加成光环”的企业,才能推动“电影院线”尝试崭新的放映技术。虽然三星从去年开始的市场推广依然“难言规模”,却着实是在为整个led显示行业“趟雷”——由此,led大屏产业无疑“毫无杂音”的支持三星的尝试,支持LED大屏进入电影荧幕市场。
电影放映百年投影路的破局,投影圈喊“踩”
如果说三星是来破局的,那么作为电影荧幕市场的既得利益者“投影行业”无疑没有任何理由支持这种“新技术尝试”。何况自电影诞生以来,投影放映技术就是“吃独食的”。
大屏君在电影放映机投影产品品牌那里听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例如,与投影机一台主机的产品构成比较,LED电影屏幕维护“更复杂”——因为,很多拼接单元、拼接处理器、众多连接线路,以至于点缺陷问题等等;再例如,所谓LED屏更高的亮度表现,破坏了电影观看的“暗文化”,也干扰电影观看时的“精神集中度”。
当然,真正拿在电影放映机投影厂商手里的王牌还是“系统成本”:一个在画质细腻性、连续性表现出色的LED大屏体系,往往比投影机产品价格更高——对于标杆的模范放映厅这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普及市场而言,谁占据成本优势谁才真正能占领市场。
对于三星LED电影屏的成本,大屏君并不了解。不过从中东、泰国,以及此次万达披露的案例看,每一个都高大上,都不是经济性项目。而且,投影业的人士也认为,以三星LED屏的定位和品牌附加值看,即便LED电影屏真的能制造出“廉价产品”,也不会是三星来主导——廉价的LED电影屏可能还是最终回落到本土LED屏企业兜中。
因此,投影业对LED屏在电影放映市场的尝试,主要态度集中在两种观点上:第一是,投影产品阵营自信满满,不认为这一市场出现了根本性动摇;第二是,认为一旦LED屏突破成本、效果和可靠性瓶颈,投影和LED屏会有一场“硬仗”。而且,两种观点现在都“有理有据”各不相让。但是,无论哪个观点,现在都无法帮助投影业形成一种应对三星LED电影屏的“可行方案和战术”。
对此,大屏君觉得,投影产业对三星的LED电影屏,核心态度还是“观望”二字——毕竟作为既得利益者,其可腾挪的空间更多。
尝试本无妨,电影院线巨头愿意“有竞争”
LED电影屏到底行不行这个问题上,大屏君认为,最主要的当事人,也就是“出钱”的人,电影院线运营方的态度也很重要——事实上,这些最终买单者的选择,才是核心问题。
这方面,一个显然的问题是,例如开头提到的万达,五千多块荧幕,基本都用的投影放映机——而且用起来很好,竞争对手也都用的是这个。现在要换一个新技术的产品,肯定要突破:决策成本、机会成本、采购成本和观众体验效果四关。用俗话说就是,原来的系统挺好的,为啥要用全新技术的系统呢?不能单单是你宣传彩页介绍的“花里胡哨”。
同时,从行业整体格局看,全球的电影放映投影机,基本被巴可、科视垄断。此外索尼、NEC等品牌的份额,都与其相差甚远。这种格局对于电影院线的采购而言并不是“很有利”——两个龙头的竞争,可选择度有限,尤其是万达这样的大型院线,采购量大的时候不得不“雨露均沾”。从这个角度看,大屏君认为,院线企业都是希望有一个“竞争产品”出现的。这也是万达这次采购三星一块LED大屏荧幕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目前院线市场对LED电影屏的态度,并不是从“LED屏的技术出发,看中亮度、HDR、色彩等宣传特性”,而是从“竞争选择出发”,在成本和风险可控前提下,尝试新技术产品。
“只有尝试过,才知道真正的味道”!电影院线对LED电影屏的态度就是如此。大屏君认为这种态度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电影院线愿意给新技术机会,第二是,电影院线对新技术并不完全信任。然而,无论如何,有尝试的机会,LED电影屏就能证明自己“是骡子是马”。而且在今天电影院线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个新技术也可作为“差异化体验的营销点”。
总之,LED电影屏这个问题上,充满了“观望、尝试、努力”等不同阵营的动作因素。而最终LED电影屏能走多远,更取决于效果、成本与稳定性的“实践检验”。三星万达联手,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开端之后还有大量的市场和技术性工作需要完成。LED电影屏距离真正威胁投影放映机,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跨越。